昨日,一位患者的直接反馈,让我清楚地看到自己治疗手法的不足。过去的我,往往表面镇定,内心却被羞愧所困,这些感受常常被压在心底,久久挥之不去。
但这一次,我选择坦然回应,并在当下就思考:下次该如何处理得更好,怎样提升自己的技术。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真正的成长。羞愧感不再是阻碍,而是提醒与鞭策。回想当时的场景,我甚至想为自己点赞——那份坦荡与自信,是过去的我所欠缺的。
王阳明曾言:“心即理也。”外在的境遇,正是心的映照。患者的反馈,虽未必顺耳,却是镜子,让我更清楚自己当下所处的水平。若对方并不希望我进步,也不会直言相告。知不足而求改正,正是“致良知”的实践。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逃避羞愧,而在于带着觉知与爱继续前行。这便是心学中的“知行合一”:不仅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更要在行动中不断修正,日日更新。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