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剂
补气剂,适用于肺脾气虚之证。
代表方如: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3.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组成: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用法】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运用】 本方体现“甘温除热”法,为治疗气虚发热证及脾虚气陷证之代表方。
以中气虚弱或清阳下陷,或慢性发热,症见少气乏力、面色㿠白、舌淡,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本方所治之气虚发热,乃由中气既虚,清阳下陷,郁遏不运,阴火上乘所为。故其热有病程较长、或发有休时、手心热甚于手背等特点,且必兼见中气不足之症。
此证应与外感及实火发热者详加辨析。
a. 组成
君:黄芪-----------------五分,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18g)
·
其性甘温,入脾、肺经,而补中气,固表气,且升阳举陷。
臣:
a. 人参-----------------去芦,三分(6g)
·
大补元气
b. 炙甘草-----------------五分(9g)
·
补脾和中
君臣相伍:如《医宗金鉴》谓“黄芪补表气,人参补里气,炙草补中气”,可大补一身之气。李杲称此三味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
佐:
a. 白术-----------------三分(9g)
·
补气健脾,助脾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其气既虚,营血易亏,故👇
b.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3g)
·
以补养营血,且“血为气之宅”,可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
c. 陈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6g)
·
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佐使:
d.升麻-----------------二分或三分(6g)
e.柴胡-----------------二分或三分(6g)
·
少量:升阳举陷,助益气之品升提下陷之中气。
·
正如李杲所说:“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
且二药又为“脾胃引经最要药也”(《本草纲目》),故为佐使。
使:炙甘草
·
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诸药合用,既补益中焦脾胃之气,又升提下陷之气,且全方皆为甘温之药而能治气虚发热证,即所谓“甘温除大热”之法也。
【主以甘温,补中寓升,共成虚则补之、陷者升之、甘温除热之剂】
b.主治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薄,脉虚软。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本方是李杲为治气虚发热而立,谓其证乃由“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
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
即病由饥饱劳役,损伤脾胃,中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阴火则上乘土位,泛溢肌腠,故而发热。
·
其热为劳役内伤所致,故李氏明确指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至于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亦皆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所致。
所治之脾胃气虚证,当与四君子汤证同类,惟其虚之更甚。
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及久泄、久痢等症。
是方治证虽分三端,然脾气大虚之机属异中之同,
故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乃取法之本。
中气下陷者,理当升阳举陷;
气虚发热者,当尊东垣独创“甘温除热”之法。
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 病症: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 迟而无力多阳虚
- 数而无力多阴虚
- 气虚:无力推运血行,搏击力弱故脉来无力
- 气虚不敛:则脉管松弛,故按之空豁
- 血虚:不能充盈脉管,则脉来无力。
大脉:寸口三部皆脉大而和缓、从容。
· 多见于健康人,或为病进。
举元煎、升陷汤、升阳益胃汤和补中益气汤
同:组方立意相似,均以益气健脾药配伍升阳药,属于治疗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之证的方剂。
异:
举元煎
·
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并用,辅以升麻升阳举陷
·
重在补气摄血
·
适用于气虚下陷、血失统摄之血崩、血脱证
升陷汤
·
重用黄芪配伍升、柴以升阳举陷,又以桔梗载药上行,
·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证
·
以气短不足以吸、脉沉迟微弱为主症
升阳益胃汤
·
配伍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又祛风除湿,
·
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祛湿清热,
·
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热内壅,湿邪流注于四肢之证,
· 以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肢体重痛、口干口苦为主症。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