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失眠主要是因为心神不宁,心失所养或心为邪扰所致,从而产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
失眠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从而对安眠药产生依赖。但是,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反应,比如情绪激动、白细胞减少、抑郁焦虑、幻觉等。
中医在治疗失眠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墟甲骨文中便有关于“寐”、“梦”等记载。 《黄帝内经·素问》则最早阐述了病机“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外,中医治疗手法多样,疗效也甚好。
内容:
2. 辨证论治
3. 常用中药
a. 芳香中草药
b. 疏经活络中草药
4. 针灸
三焦针法
基本取穴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痰热扰心型失眠症
5. 资料整理来源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病因:七情内伤,病后体虚,年迈失养,或是肝气不调
病机:郁而化火,导致心神失养,不得安眠
证型:
虚证:心脾两虚
- 主要证型
- 忧思伤脾 → 脾不健运,暗耗脾血 → 脾不健运则无以上输精微 → 血虚则无以养心供血 → 心失所养,神失所安
- 表现:失眠不安,并多伴惊惕易醒,心悸多梦,头晕等症
- 心脾两虚将亏损心气,同时,肾虚以将导致失眠。 当肾水不足,心火上炎之时,亦将出现心神不宁的虚实夹杂之失眠
实证:
i. 痰热扰心
- a. 脾胃失运,则易痰浊内扰
- b. 因湿热邪气引动
- c. 因七情内伤,郁而化火
- d. 因积食化热,导致痰热内生
- 上犯清空,客扰心神,而致不寐
- 表现:失眠不寐,伴胸闷呕恶,嗳气目眩,口苦
ii. 肝郁化火
- 七情内伤,郁而不舒 → 肝为抑郁,气机不得条畅 →
- → 肝郁乘土,耗伤脾血,心神不养而难眠
- → 郁扰心神,烦闷扰神不得眠
- 肝气郁结日久,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iii. 肝阳上亢
- 多见于高血压患者
- 肾水不足 → 抑或是阳亢难遏 → 阴阳失衡,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而不寐
- 《灵枢·口问》论述了阴阳与睡眠的关系
-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 ”
- 表现:失眠伴有头胀痛,目赤耳鸣,面色潮红,口干口苦,烦躁易怒
更多有关于高血压:
【Pharmacology】Antihypertensive
2. 辨证论治
虚证:心脾两虚
- 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 代表方:归脾汤
实证:
i. 痰热扰心
- 治法:清热祛湿,佐以安神
- 代表方:温胆汤
ii. 肝郁化火
-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除烦
-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iii. 肝阳上亢
- 治法:平肝潜阳、镇静安神
- 代表方:菊花 100 g,玫瑰花 200 g,决明子200 g,蚕砂 200 g,制成药枕
3. 常用中药
a. 芳香中草药
机理:“ 鼻为肺之资 、气之口户,为诸经集聚之处”
- 透过鼻黏膜的吸收有效成分,便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有关部位产生治疗作用
- 经过肺气化输布之能进一步增强了草药功效
i. 冰片、肉桂
- 制成香袋置于枕边吸入
- 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为 94.6%
ii. 合欢花
- 研究表明:挥发油具有抗抑郁、催眠镇静作用
- 远志 & 合欢花:二药配伍,即可安神,又能解郁。治疗心神不宁、情志不遂所致失眠
有关于抑郁:
【TCM & Neuro】中药治疗抑郁 Herbs that treat Depression
iii. 白豆蔻
研究表明:挥发油可延长睡眠时间,增强镇静药的催眠作用
iv. 薰衣草
研究表明:挥发油具有抗焦虑抑郁、镇静催眠等作用
b. 疏经活络中草药
机理:失眠病位在心,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有关
- 通过疏经通络、走窜开窍的功效,刺激头、颈部经络腧穴,以调经脉、活气血、利头目、安睡眠,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i. 玫瑰花
- 功效:活血行气、疏肝解郁
- 研究表明:具有抗焦虑抑郁作用,在药枕中应用可增强通经络、疏肝郁、安眠功效
4. 针灸
三焦针法
通过对穴位的针刺起到益气调血和扶本培元的功效
- 穴位: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外关、足三里
- 膻中、中脘、气海和外关:通调三焦
- 足三里:补益后天,血海调理气血
- 合用:益气调血、补益肝肾
基本取穴
基本穴位:三阴交、百会、神门、安眠、内关、涌泉
i. 神门、安眠
用法:常规针刺,根据辨证选择补泻手法
ii. 百会、心俞、肝俞、心俞、三阴交
用法:穴位埋线
iii. 耳穴
- 穴位:肝、神门、胃、皮质下、内分泌
- 用法:王不留行耳贴
iv. 百会
- 用法:按摩 / 针刺,都能起到催眠效果
- 适用于:心脾两虚型的失眠
v. 神门穴、三阴交穴
- 研究发现:通过电针刺激此2穴,可使睡眠相关系统减退的功能增强,抑制失眠者为维持觉醒状态而导致丘脑的过度激活状态
- 神门
- 为手少阴心经的输穴、原穴
- 输穴喻作水流尚微,尚未成大流,是经气所出的部位
-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 与神志类疾病密切相关
- 三阴交
-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
vi. 安眠穴
- “经外奇穴”
- 具有催眠镇静、安神养心的功效
vii. 内关穴
- 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 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
- 研究表明:可调节血压的升降、心率
viii. 涌泉穴
- 位于足心,处于至阴之地
- 得艾火纯阳之性使阳生阴长,浮游之火下行复归命门肾宅,心神得安,入夜而得寐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气海穴、心俞穴、足三里穴、脾俞穴
- 气海穴:艾灸此穴能培元固本、补肾益精、调理冲任、补精化血
- 心俞穴:针刺能调阴阳、调和脾胃、清心安神、活血通络
- 脾俞:背俞穴,隔姜灸有温里宁心的作用
- 足三里: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气血“百川归海”之穴,“合治内腑”,故该穴可同调脾胃两经之气,养气血、扶正壮阳之功,故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补养心神,从而达到改善睡眠
痰热扰心型失眠症
加丰隆穴、风池穴、脾俞穴、中脘穴
- 丰隆穴:作为胃经的络穴,别走足太阴脾经,能沟通脾胃二经之气
- 风池穴:针刺可通过调节视觉中枢生物电,促进大脑、眼睛和视盘周围动脉的血液循环
- 脾俞穴:背俞穴,隔姜灸有温里宁心的作用
- 中脘穴:升清降浊、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作用,达到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昼精而夜瞑之效
5. 资料整理来源
陈明骏,仝战旗.中药药枕治疗失眠的诊疗思路探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02):202-203.
齐苗.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1):185-187.
李国淼,焦国亮,毕忠艳.失眠症的中医证候及针灸辨证施治治疗综述[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5):473-475.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