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王阳明心学]29/8/2025

 最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开车上班。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塞车,更讨厌找停车位的麻烦。所以常常想着: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开车好了。可转念一想,如果因为这些理由就完全拒绝,那岂不是永远都不开车了? 于是我决定试一试,先开一段时间看看。也许真如我想的那么烦,那我心安理得放下;也许没想象中糟,那我就突破了自己的执念。 心里只是想想,不算是真知;唯有去实践,才算完整。怕塞车、怕麻烦,其实都是“物”,而我心中的逃避才是真正需要“格”的地方。只有去做,才能知道自己真正的选择。

[王阳明心学]28/8/2025

 近日,几位前辈因佣金问题心生不满。无奈他们不擅操作电脑,困扰已久。这原本并非我的职责,但看着他们因此耿耿于怀,我心里明白:若这份疙瘩不解开,再小的问题也可能伤了人心。 于是我主动联系公司行政,协助沟通,并提出产生疏漏的原因及改进办法。本以为事情可以顺利解决,然而结果并不如愿,前辈们依然觉得处理不尽妥当。 我便自告奋勇,帮他们重新核算佣金。一来,让前辈们心里有底,不至于怀疑公司流程;二来,也能推动系统完善,避免日后再生猜疑。 原以为只是佣金小事,实则关乎人心。阳明心学让我体会到:修心不是空谈,而是在日常一事一物中,真切去回应他人的困扰。良知所在,即是行动的方向。钱财的核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人心。若心里有了隔阂,人与人之间就难以同心同德。算清账,是最简单也最不伤感情的办法。因为钱可以数清,人心却一旦离散,便难以聚拢。 希望我的这份“多管闲事”,能让大家多一份安心。我始终相信,真心待人,才是最大的本分。

[王阳明心学]27/8/2025

年幼时,父母曾让我学做饭。那时的我兴致勃勃,翻着菜谱,仿佛自己一试就能端出满桌好菜。可几次下厨之后,父母尝了尝,耐心给我一些意见。我年纪小,心气却高,听不得指点,只想听到夸奖。于是心里一拧,便再也不愿多做。 后来渐渐长大,再一次走进厨房,心境已经不同。火候不对时,我愿意请教别人;味道稍淡时,我愿意倾听改进。合适的意见,我欣然采纳;至于口味上的差异,我听听就罢,不必执拗。毕竟下厨的本意,不过是为饱一己之口福。若是与家人共餐,我也会调整菜式,顺从他们的需要。 回头想来,年少时的我,只是想借厨艺求一声称赞;而如今,我渐渐明白,厨艺的意义不在于刀工火候多么精巧,而在于一碗热汤、一盘小菜里,能让人感到温暖与欢喜。 原来,做饭的道理,正如人生的道理: “技艺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枝叶;根本却是那一份真心。”

[王阳明心学]26/8/2025

 我初入中医院时,老师告诉我:“学医,须自基础始。” 于是我先学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字字背诵;继而学中药,一味味药背性质、知归经;再到方剂,熟读配伍法则;然后学针灸,穴位、经脉,反复记练。每一门课,我都要学清楚,才敢进入下一门。那时的我,觉得“学贵专”,逐门逐类,一丝不苟。 转眼到大四,离毕业不远。我心里慌:似乎什么都学过,却又似乎什么都不精。于是我重新把中药、方剂、针灸又温习一遍。可一旦真正站到临床,面对病人,要我开方、要我针灸,我竟一时间无从下手。才明白,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病人的病却是活的。光会背诵,不足以成医。那时我懂得:“学贵精”,必须把理论、药物、方剂、针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才能成自己的学问。 后来,我开始常随老师出诊。望闻问切之后,我看老师如何思路清晰,先辨证,再选方,再配药,再辅以针灸。每一步都有道理,却又灵活多变。于是我反复练习,遇到不解之处,就请教师长。渐渐地,我也能理出一套思路,不再拘泥于某门学科。此时我才真切体会到:“学贵正”。医者若只学药而不知方,只学方而不懂证,只学针而不察人心,那只是“溺”与“僻”。唯有归于医之大道——济世活人,顺应天地,体悟仁心,学问方能正。 时至今日,我仍在学习。虽不敢言大成,但回望当初的自己,已非昨日可比。 学医一途,正如学问之道:先专,后精,终须归正。

[王阳明心学]原文

 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3(qū)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4(jiū)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词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5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惟精惟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mào)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6!”

[王阳明心学]25/8/2025

 爱,经得起坏脾气 坏脾气,总是留给最爱我的人。 面对奇葩的人,我可以好声好气,把所有的不如意、不顺心,悄悄藏在心底。 直到某个时刻,再也忍不住,而恰好——最爱我的父母,成了我倾泻情绪的出口。 其实父母亦然。 有时我调皮捣蛋,正撞上他们工作不顺,他们也会把我当作情绪的回收站。 曾经,我会为此懊悔。 如今才明白,正因为这份爱经得起考验,我们才不必在彼此面前伪装,更不必过分压抑负面情绪。这样的释放,不是伤害,而是分担——让彼此都轻松一些。 毕竟,坏情绪闷久了,会闷出病来。 我们祈求上天保佑家人身体健康,但除了祈愿,也能在行动上守护——哪怕只是当一次情绪的垃圾桶,让他们有一个可以倾诉、可以不被评判的出口。 爱,不止在心里,也在每一个细微的接纳与回应中。 能容他人之脾气,亦是修吾之心。

[王阳明心学] 22/8/2025

 这几天来了一个实习生妹妹,她将在这里实习一个月。她住在学校宿舍,每天开车过来。看见她的身影,我不禁想起当年自己实习的日子。那时我每天乘坐公共交通,通勤往返大约需要三小时。 虽然那段时光有些辛苦,但因为得到了职场前辈们的照顾,才使我受益良多。他们在工作中对我多加包涵,也给予我足够的机会亲手实践、学习。如果没有他们的关怀与指导,那段经历或许会成为我心中沉重的回忆。 如今看到这位妹妹,既充满热忱又小心翼翼的模样,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一个月的实习,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希望她能在这段时间里学到更多临床知识,于是便主动与她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也提醒她多观察临床上的治疗过程。同时,我也鼓励其他医师们一起参与讨论,让她能融入其中。就像当年我的前辈们对我所做的一样。 当年我因前辈们的善意与良知而受益匪浅,不曾想这份温暖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如今已悄然生根发芽。虽然我仍年轻,却常常生出一种前辈般的心情:见到弟弟妹妹们,总想多操一点心,给予他们一份关怀。或许这正是良知的自然流露——当自己曾被善意点亮过,就忍不住想把这份光再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