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一、填空题

1.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作用,治疗里实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ANS: 通便、泻热、攻积、逐水

 

2.大黄牡丹汤中大黄的作用是__________

 

      ANS:泻热破瘀

 

3.温脾汤及三物备急丸中共同的药物为____________

 

      ANS:干姜、大黄

      解析:温脾汤:附子、大黄、芒硝、干姜、人参、当归、甘

            三物备急丸:巴豆、干姜、大

 

4.用于治疗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的方剂是__________

 

      ANS:大黄附子汤

      解析:大黄附子汤

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里寒积滞内结,阳气不运所致

 

5.十枣汤主治________________

 

      ANS: 悬饮水肿

 

6.黄龙汤是由_______(方名)加人参、当归、甘草而成。

 

      ANS: 大承气汤

      解析:

黄龙汤:攻补兼施剂

·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桔梗、生姜、大枣、甘

·         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大承气汤:寒下剂

·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         峻下热结

·         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 里实热证

 

7.济川煎出自《_______》,其君药是_______

 

      ANS:景岳全书肉苁蓉

      解析:

臣:当归、牛膝

佐:枳壳、泽泻

佐使:升麻

 

8.麻子仁丸的功用是____________

 

      ANS: 润肠泻热 行气通便

      解析: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二、单项选择题

1.泻下剂不具有以下哪种作用(   

  A.通导大便   

  B.排除胃肠积滞   

  C.荡涤实热   

  D.攻逐水饮   

E.清热解毒

 

ANS: E

 

2.大承气汤用治热厥,体现的治法是(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泄可去闭    

E.以泻代清

 

ANS: C

解析:配伍特点:苦辛通降与咸寒合法,泻下与行气并重,相辅相成

 

3.麻子仁丸含有哪首方剂的全部药物(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增液承气汤  

E.增液汤

 

ANSB

解析:

麻子仁丸:麻子仁、大黄、杏仁、白芍、枳实、厚朴、蜂蜜

A.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B.  大黄厚朴枳实

C.  大黄、芒硝、甘草

D.  玄参、麦冬、生地黄、大黄、芒硝

E.  玄参、麦冬、生地黄

 

4.十枣汤原方中规定的服药时间是(   

  A.平旦服  

  B.临卧服   

  C.饭前服   

  D.不拘时服   

E.饭后服

 

ANSA

解析:

·         “三药”为末,枣汤送服;

·         “平旦”空腹服之;

·         从小剂量始,据证递加;

·         “得快下利后”,停后服,“糜粥自养”。

·         因其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可久服;

·         孕妇忌服。

 

5.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   

  A.大黄、牡丹皮   

  B.大黄、芒硝   

  C.大黄、桃仁   

  D.大黄、冬瓜子  

E.牡丹皮、桃仁

 

ANSA

解析:臣:芒硝、桃仁;佐:冬瓜仁

 

6.温脾汤证的脉象是(   

  A.弦而紧   

  B.沉实有力   

  C.沉弦   

  D.沉缓   

E.沉弦而迟

 

ANSE

解析:

主治👉阳虚冷积证: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所致

脉象👉脉沉弦而迟: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7.黄龙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A.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B.热结阴亏,气血不足   

  C.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D.脾阳不足,寒实内积   

E.脾阳不足,水饮内停

 

ANS: A

解析:

阳明热结阴亏证:增液承气汤

阳明热结腑实,气血不足证:黄龙汤

阳虚冷积证(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温脾汤

悬饮水肿:十枣汤

 

8.下列方剂中含有甘草的是(   

  A.麻子仁丸   

  B.济川煎   

  C.黄龙汤   

  D.增液承气汤   

E.禹功散

 

ANS: C

解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桔梗、生姜、大枣、甘

A. 麻子仁、大黄、杏仁、白芍、枳实、厚朴、蜂蜜

B.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

D.玄参、麦冬、生地黄、大黄、芒硝

E.牵牛子、小茴香、姜汁

 

 

9.麻子仁丸中君药麻子仁的用药意义是(   

  A.利肺润肠   

  B.滋脾润肠   

  C.降气润肠   

  D.柔肝润肠   

E.益肾润肠

 

ANSB

解析:主治脾约证,是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肠道失于濡润所致

 

10.大戟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   

  A.祛皮里膜外之痰   

  B.行经隧络脉之水湿   

  C.泻脏腑之水邪

  D.清胸胁伏饮痰癖   

E.渗利肾间水气

 

ANS: C

解析:

a. 甘遂 (Kansui):苦寒有毒,善行经隧之水湿

b. 大戟 (Euphorbia):苦寒,善泻脏腑之水邪

c. 芫花 (Dahlia):辛温,善消胸胁伏饮痰癖

 

佐使:大枣 (Jujube)

·         益脾缓中,防止逐水伤及脾胃

·         缓和诸药毒性,使邪去而不伤正

·         培土制水

 

三、多项选择题

1.大承气汤适用于以下哪些病证(   

  A.阳明腑实证   

  B.热结旁流证   

  C.热厥属里热实证

  D.痉病或发狂属里热结实证者     

E.蓄水证

 

ANSABCD

 

2.组成中含有当归、牛膝的方剂有(   

  A.济川煎   

  B.黄龙汤   

  C.血府逐瘀汤    

  D.朱砂安神丸   

E.补中益气汤

 

ANSAC

解析:

A.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

C.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黄、当归、桔梗、枳壳、柴胡、甘草

 

B.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桔梗、生姜、大枣、甘

D. 朱砂、黄连、地黄、当归、甘草

E. 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

 

3.有特殊煎服法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复方大承气汤  

E.大黄牡丹汤

 

ANS: ACDE

解析:

A. 水煎服。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溶服芒硝

C. 水浸30分钟,煎20分钟约200ml,加芒硝溶化后,顿服之。

D.大黄后下,水煎服,芒硝冲服。

E. 水煎,芒硝溶服

 

B.没有芒硝

 

4.下列方剂中具有攻逐水饮作用的有(   

  A.十枣汤   

  B.禹功散  

  C.真武汤   

  D.舟车丸   

E.导水丸

 

ANSABDE

解析:C. 温阳利水

 

5.大承气汤和黄龙汤中共有的药物是(   

  A.大黄   

  B.人参   

  C.芒硝   

  D.枳实   

E.甘草

 

ANS: ACD

解析: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桔梗、生姜、大枣、甘

 

 

6.温脾汤的功用是(   

  A.泻热逐水   

  B.攻下寒积   

  C.温肾益精   

  D.温补脾阳   

E.行气散结

 

ANS: BD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法的意义。

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治疗痞、满、燥、实俱见的阳明腑实证。阳明腑实证为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并与肠中燥屎结滞,腑气不通所致。

“痞”,即自觉胸脘有闷塞压重感

“满”,是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

“燥”,是指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实”,是指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谵语、潮热、脉实有力等

为防热毒耗竭阴液,故此四味相伍,苦辛通降与咸寒合法,泻下与行气并重,相辅相成,可峻下热结,消除阳明热毒结实,一般称为釜底抽薪或急下存阴。

 

2.脾约丸主治病证的病机。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因外邪入里,肠胃燥热,脾受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布,但输膀胱则致肠失濡润,故见肠燥津枯,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五、论述题

1. 试从组成配伍,功用、主治及用法诸方面比较三承气汤的异同点。

三承气汤是指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三者均为寒下剂,以等量大黄(四两)泻热通便,共俱泻下热结之功,皆治阳明腑实证。

但各方组成的药味和剂量不同,故作用同中有异。

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药组成。厚朴倍大黄,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烊化。其泻下与行气并重,且用法中后下大黄,故有俱峻下热结之功,而主治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四症俱在者。

小承气汤去芒硝,且厚朴用量较大承气汤减少了四分之三,大黄倍厚朴,枳实亦少二枚。三味同煮,故为轻下热结之剂,主治阳明腑实证痞、满、实三者俱在而无燥结者。

调胃承气汤只用大黄、芒硝而不用枳实、厚朴,且大黄与甘草同煎。甘草和中调胃,下不伤正,而成缓下热结之剂,主治主治以燥实为主之阳明热结证。调胃承气汤的服法尤有妙意,对于胃热偏盛、燥实不甚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意取缓下泻热、调胃和中。对于胃热燥实者,则一剂顿服,旨在清泻燥热、承顺胃气。可见,同一方剂的服法不同,功用、主治亦有所区别。


2.结合大承气汤的主治证候,分析其药物配伍意义。方中何药为君,为什么?

大承气汤属于寒下剂,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可治痞、满、燥、实之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及里实热证。

阳明腑实证

实热燥屎结于肠胃,热盛而津液急剧耗伤。治当峻下热结,以救阴液,亦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热结旁流证

“热结旁流”之证,乃腑热炽盛,燥屎内结不出,迫肠中之津从旁而下所致。故“旁流”是现象,“热结”是本质。治以寒下通之,即所谓“通因通用”之法也。

里实热证

邪热积滞,闭阻于内,阳盛格阴于外,而成厥逆;或伤津劫液,筋脉失养则痉;或热扰神明,心神浮越则狂。其中厥只是表象,里实热是其本质。故在四肢厥逆的同时,必有里热实证,故当治以寒下,即所谓“寒因寒用”之法。痉病、发狂亦病同此因,机同此理,俱当以寒下之法治之。

诸证虽异,然病机相同,皆因邪热积滞,阻于肠腑,故均用峻下热结之法。

 

方中厚朴及大黄为君药,而厚朴量大于大黄。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荡涤肠胃邪热积滞。臣以芒硝咸苦而寒,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协大黄则峻下热结之力尤增。如此,芒硝、大黄合用,既可苦寒泻下,又能软坚润燥,泻热推荡之力颇峻。然而,积滞内阻,致使腑气不通,则内结之实热积滞,恐难速下,故本方重用厚朴亦为君药,行气消胀除满。臣以枳实下气开痞散结,助厚朴行气而除痞满。四药合用泻热破气,推荡积滞,以成速泻热结之功。就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云:“枳实,泄满也;厚朴,导滞也;芒硝,软坚也;大黄,荡热也。” 意思为四药合用,使塞者通,闭者畅,热得泄,阴得存,阳明腑实之证可愈。全方以气药之厚朴为主,峻下行气,通导大便,以承顺胃气下行之特点而名曰“承气”。

 

3结合药物配伍分析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的功用、主治之异同。

大陷胸汤与大承气汤同为寒下峻剂,皆用大黄、芒硝。但主治、配伍及用法有异。

大承气汤主治里实热结于胃肠之中。燥屎在肠,必借枳实、厚朴的推荡之力,大黄后下以求“生者行速”之功。

大陷胸汤主治水热互结于胸腹之间,结滞在胃,故用甘遂逐饮之长,大黄先煎以求“熟者行迟”,是“治上者治宜缓”之意。

 

4.试比较《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与卷十五二首温脾汤在组成、主治及配伍方面之异同。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和“卷十五”之温脾汤二方皆含附子、大黄,均有温下之功。

但“卷十五”之温脾汤较“卷十三”之温脾汤少芒硝、当归,大黄减至四两,且附子用量大于干姜,该方所治为久利赤白,虽有寒积,但其证大便自利,故只用大黄,并减其用量,同时重用附子,意在以温阳为主。

“卷十三”之温脾汤治证为大便不通,脐腹绞痛,其证以寒积为主,故芒硝、大黄并用。

 

5.十枣汤中大枣有何配伍意义?本方服法的要点有哪些?

十枣汤中甘遂苦寒有毒,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苦寒,善泻脏腑之水邪;芫花辛温,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合而用之,峻泻攻逐,可使胸腹积水迅速逐出体外。因三药过峻,故用大枣煎汤送服,取其益脾缓中,防止逐水伤及脾胃,并缓和诸药毒性,使邪去而不伤正,且寓培土制水之意,用为佐使。

其服法要点在于“三药”为末,枣汤送服,以“平旦”空腹服之为加。且此方需从小剂量始,据证递加。在“得快下利后”,停后服,“糜粥自养”。因其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可久服。此外,孕妇忌服

 

6.试分析比较十枣汤、舟车丸在配伍用药及适应证方面之异同。

十枣汤、舟车丸皆为逐水之剂。

十枣汤为攻逐水饮之通用剂,尤善治悬饮。

舟车丸即十枣汤去大枣,加诸多破气之品,尤重加黑丑、轻粉,其逐水之力峻猛,适用于水肿实证而病情急重者,此乃逐水与行气相配,前后二阴水陆并行,故称“舟车”。

 

7.黄龙汤与增液承气汤皆为攻补兼施之剂,二方的主治证候有何异同,为什么?

黄龙汤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表现有下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治疗当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增液承气汤主治阳明热结阴亏证。表现有大便秘结,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治疗需甘凉濡润以滋阴增液,咸苦润下以泄热通便。

因此,黄龙汤含大承气汤之意,泻下热结之力强。而增液承气汤含增液汤之意,加入大黄、芒硝,使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8.结合大承气汤、麻子仁丸、五仁丸、济川煎之组方用药,阐述寒下、润下法中配伍行气药之意义。

大承气汤属于寒下剂,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可治痞、满、燥、实之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及里实热证。

因其证为积滞内阻,致使腑气不通,则内结之实热积滞,是为气之不顺。故而重用行气药,即为厚朴。如此全方峻下行气,通导大便,以承顺胃气下行之特点而名曰承气

 

麻子仁丸、五仁丸、济川煎皆为润下剂,主治津枯肠燥所致大便秘结证。

麻子仁丸主治之证为脾约证,是由于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肠道失于濡润,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所致。故配伍行气药以助脾为胃行其津液。诸药合用,使燥热去,腑气通,阴液复,脾津布,而大便自调。

五仁丸所治乃是素体阴虚,或年老阴气自半,津液日亏,或产后失血,血虚津少,而致津枯便秘。此为虚秘,治疗当润中寓行,肠肺同调。故五仁丸以润燥为主,配伍少量行气导滞之陈皮。气行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而治疗便秘。

济川煎主治肾虚便秘。肾主二便,故君以苁蓉、牛膝,滋肾阴以通便也;肝主疏泄,故臣以当归、枳壳,一则辛润肝阴,一则苦泄肝气。妙在升麻升清气以输脾,泽泻降浊气以输膀胱,佐蓉、膝以成润利之功。由此,行气药的配伍意义即为使肝得以正常疏泄,从而使肾主二便的功能正常,而治疗便秘。

 

六、分析题

1. 分析下列处方的配伍意义,并写出其功用主治。

麻子仁25g 大黄10g 白芍10g 枳实10g 厚朴10g 杏仁10g 

方中重用麻子仁,其甘平质润多脂,可滋脾润肠,润燥通便。

大黄苦寒沉降,可泻热,攻积通便。

杏仁苦温,利肺降气,润燥通便。

白芍养阴敛津,柔肝理脾。

枳实下气开痞散结,以助腑气下行而通便。且助厚朴行气而除痞满。

厚朴行气消胀除满,以助腑气下行而通便。

诸药合用,共成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主治胃肠燥热,气机不畅,脾津不布之大便秘结,胸膈脘腹痞满,或兼小便频数,舌苔微黄者。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1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2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3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4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5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6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7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8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9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10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11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12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二章 泻下剂 13

👇👇答案👇👇

1.E   2.D   3.E   4.D   5.C   6.A   7.C   8.B   9.D   10.C  11.D  12.C

13.B  14.E  15.D  16.E  17.E  18.C  19.A  20.E  21.E  22.B  23.D  24.B

25.C  26.B  27.A  28.A  29.D  30.D  31.D  32.A  33.C  34.A  35.B  36.E

37.C  38.C  39.C  40.C  41.A  42.E  43.E  44.D  45.B  46.C  47.E  48.D

49.E  50.D  51.C  52.A  53.B  54.E  55.B  56.C  57.E  58.C  59.B  60.E

61.ABCD     62.ACD      63.ABD      64.AD       65.ABCDE    66.ABCD

67.ABC      68.ABC      69.ABE      70.AE       71.ABC      72.ACD

73.ABCDE    74.BCE      75.ABC      76.ABCDE    77.ABCDE    78.ABCDE

79. 凡以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为泻下剂。

80. 增水行舟法是治法名。属润下法,法以大剂量苦甘咸寒药物,相互配伍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既能清热凉血、滋阴润燥,又能养阴增液以润下。本法临床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内伤阴液亏虚之证,又为治疗津液亏虚、肠燥所致大便秘结的常用方法。对于温病热结经枯的便秘证,以大量滋阴补津之品,使热结津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之意。代表方如增液汤。

81. 釜底抽薪法为寒下法。是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泄大便,以泻去实热的治法。如抽去锅底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的温度一样,故名曰釜底抽薪法。代表方如大承气汤。

82. 通因通用法是反治法之一,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某些证象是“通”,但本质是实热积滞的病症。不用温补固泄药,反用通泄药,故名曰通因通用法。其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及膀胱湿热所致尿急,尿频,尿痛病症之类。如热结旁流证,反用大承气汤泻下。

83. 温下剂,属于泻下剂之一。具有温里通便作用,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代表方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等。

84.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

85. 干姜;大黄

86. 大黄附子汤

87. 悬饮;水肿

88. 大承气

89. 大承气汤;痞、满、燥、实

90. 人参、玄参、海参;宣通胃气

91. 通便泻热;攻逐寒积

92. 承气;杏仁、芍药、蜂蜜

93. 寒下剂;温下剂;润下剂;逐水剂

94. 枳实;厚朴;大黄;芒硝

95. 肠燥便秘;痔疮便秘

96. 胸腹积水;水肿实证

97. 增液;大黄、芒硝

98. 脾阳不足,寒积中阻

99. 枳实;厚朴;大黄;芍药

100.巴豆;大黄

101.甘遂;芫花

102.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103.润肠通便;津枯肠燥

104.

105.×,芒硝→甘草

106.

107.×,甘草→大枣

108.×,热厥皆属于阳明腑实证

109.

110.×,利小便→大小便排出

111.×,热→冷

112.

113.×,枳实→大黄

114.×,缓下→轻下

115.×,脾气→脾阴

116.×,芒硝、甘草→枳实、厚朴

117.×,细辛→干姜

118.泻下剂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功能。适用于里实证,如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虫积之脘腹胀满、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泻利、苔厚、脉沉实等。

119.泻下剂有五类,即为寒下剂、温下剂、润下剂、逐水剂以及攻补兼施剂。寒下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代表方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等。润下剂,适用于津枯肠燥所致大便秘结证。代表方如麻子仁丸、五仁丸、济川煎等。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代表方如十枣汤、禹功散等。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证。代表方如黄龙汤、增液承气汤等。

120. 大承气汤有峻下热结的功效,能荡涤胃肠实热积滞。峻下行气,使闭塞通畅,通导大便,以承顺胃气下行之特点,故名曰承气

121. (参考简答题 第一题)

122. 三方皆属温下剂,组成中均有大黄,皆具攻下寒积之功,可治寒积腹痛便秘。但各自大黄的配伍意义不同。

大黄附子汤:大黄用量小于附子,大黄性虽寒凉,与大辛大热之附子相伍,其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存,为“去性存用”之制。附子与大黄是温下法的常用配伍,附子可散寒助阳,而大黄通积导滞。

三物备急丸:大黄不但助巴豆荡涤肠胃,其苦寒之性既为巴豆、干姜辛热所制,又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乃相反相成之伍。

温脾汤:大黄与温阳补气之干姜、人参、当归相伍,使寒积去、积滞行、脾阳复。

123.(参考论述题 第一题)

124.(参考简答题 第一题)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athology question】General Pathology part 1

【Pathology question】General Pathology part 1 DIRECTIONS : Each item below contains a question or incomplete statement followed by suggested responses. Select the one best response to each question. 1. Increased lipolysis of fat stores, which can result from starvation, diabetes mellitus, or corticosteroid use,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steatosis (fatty liver) through which one of the listed mechanisms?      a. Decreased free fatty acid excretion from the liver leads to free fatty acid accumulation in                               hepatocytes      b. Excess NADH (high NADH/NAD ratio) causes excess production of lactate from pyruvate, which           accumulates in hepatocytes      c. Increased free fatty acid delivery to the liver leads to triglyceride accumulation in hepatocytes      d. Inhibition of apoprotein synthesis by the liver leads to phospholipid accumulation in hepatocytes      e. Inhibition of HMG-CoA reductase activity leads to cholesterol accumulation in hepatocytes      AN

【TCM】失眠 insomnia

失眠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失眠主要是因为心神不宁,心失所养或心为邪扰所致,从而产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  失眠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从而对安眠药产生依赖。但是,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反应,比如情绪激动、白细胞减少、抑郁焦虑、幻觉等。 中医在治疗失眠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墟甲骨文中便有关于“寐”、“梦”等记载。 《黄帝内经·素问》则最早阐述了病机“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外,中医治疗手法多样,疗效也甚好。 内容: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3. 常用中药      a. 芳香中草药      b. 疏经活络中草药 4. 针灸      三焦针法      基本取穴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痰热扰心型失眠症 5. 资料整理来源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病因:七情内伤,病后体虚,年迈失养,或是肝气不调 病机:郁而化火,导致心神失养,不得安眠 证型: 虚证:心脾两虚 主要证型 忧思伤脾 → 脾不健运,暗耗脾血 →  脾不健运则无以上输精微 → 血虚则无以养心供血 → 心失所养,神失所安 表现:失眠不安,并多伴惊惕易醒,心悸多梦,头晕等症 心脾两虚将亏损心气,同时,肾虚以将导致失眠。 当肾水不足,心火上炎之时,亦将出现心神不宁的虚实夹杂之失眠 实证: i. 痰热扰心 a. 脾胃失运,则易痰浊内扰 b. 因湿热邪气引动 c. 因七情内伤,郁而化火 d. 因积食化热,导致痰热内生 上犯清空,客扰心神,而致不寐 表现:失眠不寐,伴胸闷呕恶,嗳气目眩,口苦 ii. 肝郁化火 七情内伤,郁而不舒 → 肝为抑郁,气机不得条畅 → → 肝郁乘土,耗伤脾血,心神不养而难眠 → 郁扰心神,烦闷扰神不得眠 肝气郁结日久,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iii. 肝阳上亢  多见于高血压患者 肾水不足 → 抑或是阳亢难遏 → 阴阳失衡,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而不寐 《灵枢·口问》论述了阴阳与睡眠的关系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 ” 表现:失眠伴有头胀痛,目赤耳鸣,面色潮红,口干口苦,烦躁易怒 更多有关于高血压: 【TCM】中医治疗高血压 (Hypertension) 【Pharmacology】Antihypertensive 2. 辨证论治 虚证:心脾两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十四章 治风剂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十四章 治风剂 答案 选择题 名词解释 86. 凡以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为治风剂。   87. 内风是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其发病多与肝有关,也称为肝风,有肝风上扰、热盛风动、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等。   填空题 是非改错题 简答题 131. 风热或风湿浸淫血脉则伤阴血,苦寒渗利之品亦可伤及阴血,故用当归、生地、胡麻仁以养血活血,滋阴润燥,既补已伤之阴血,且达 “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 之意,又制约诸药之温燥,皆为佐药。   132. 镇肝熄风汤主治类中风。本方所治之类中风,张氏称之为内中风,系由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化风,气血逆乱所致。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红如醉。肝肾阴亏,水不上济,故心中烦热。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并走于上,遂致卒中。轻则风中经络,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斜;重则风中脏腑,眩晕颠仆,昏不知人,即《素问 · 调经论》所谓 “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 。本方证以肝肾阴虚为本,阳亢化风、气血逆乱为标,本虚标实,本缓标急,当急则治标,以镇肝息风为主,佐以滋养肝肾为法。   133. 消风散主治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渗溢津水。风胜则痒,痒自风来,故治宜疏风止痒为主,配以除湿、清热、养血之法。舌苔及脉像的表现为苔白或黄,脉浮数。   134. 凡以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为治风剂。风病分为外风与内风。外风是指外来风邪,侵袭人体肌表、经络、筋骨、关节等。由于外感六淫常相兼为病,故其证又有风寒、风湿、风热等区别。其他如风邪毒气从皮肤破伤之处侵袭人体而致破伤风等,亦属外风。内风是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其发病多与肝有关,有肝风上扰、热盛风动、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等。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因此,本章方剂分为疏散外风剂和平息内风剂两类。   135. 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以强制,势必影响其疏泄条达之性,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理肝气,以顺肝性,利于肝阳的平降镇潜,均为佐药。此外,生麦芽可防止

【Covid-19】增加免疫力 & 抗炎的中药 (现代研究证实)

内容: 1. 免疫力介绍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巨噬细胞      e. 细胞因子 2. 免疫调节中药的应用      a. 增强免疫      b. 抑制免疫      c.双向调节免疫 3. 抗炎 4. 整理 5. 参考文献 1. 免疫力 是人体的防御机制,通过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来达到保护人体的功效。 中医讲究“防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某种意义上,正气相当于免疫力。 如今,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病毒不断变种,是人们措手不及。 此时,我们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达到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 许多中药不仅能“祛邪”,还能“扶正”,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抵御疾病。 中药调节免疫功能不仅能增强免疫,还有些中药可调节过度的免疫反应,缓解炎症风暴所致的损伤。 中药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与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活性密切相关。 T 细胞 (T lymphocytes): 直接杀死受感染的宿主细胞 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产生细胞因子 (cytokines),调节免疫反应。 B 细胞 (B lymphocyte): 产生抗体:制造称为抗体的 Y 形蛋白质 Y 形蛋白质可锁定 & 标记入侵细胞 不直接参与消灭:标记让其他免疫细胞破坏 NK 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顾名思义,其功能为杀死异常的细胞 控制感染:通过限制其扩散 & 随后的组织损伤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具有强大的识别、吞噬、清除细菌及外来异物的功能 细胞因子 (cytokines): 是一种信号蛋白,调节炎症反应 调节不当,会导致細胞因子風暴 (Cytokine storm) 由各种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2. 免疫调节中药的应用 2a.增强免疫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参类可大补元气、补气活血、滋养脏腑之气,因此参类能增强免疫,如: 人参 (Ginseng) & 丹参 (Danshen Root) 人参和丹参提取物:对流感病毒A 感染小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促进肺特异性抗体IgA 的产生 明党参 (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 明党参煎液和多糖:显著增加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外

【Pathology question】General Pathology part 2

【Pathology question】General Pathology part 2 DIRECTIONS : Each item below contains a question or incomplete statement followed by suggested responses. Select the one best response to each question. 51. A 9-year-old boy suddenly develops severe testicular pain. He is taken to the emergency room, where he is evaluated and immediately taken to surgery. There his left testis is found to be markedly hemorrhagic due to testicular torsion. This abnormality caused a hemorrhagic testicular infarction because of      a. Arterial occlusion      b. Septic infarction      c. The collateral blood supply of the testis      d. The dual blood supply of the testis      e. Venous occlusion ANS: E Note: Infarcts are localized areas of ischemic coagulative necrosis.  They can be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color into either red or white infarcts, or by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to either septic or bland infarcts. White infarcts : pale or anemic infarcts, are usually the res

【Covid-19】9个具有抗病毒的中药

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 是一类用于特异性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抗病毒药物非万能药,其原因为它无杀死病毒的功能,而是通过干扰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实现抵抗病毒的进一步感染。 病毒复制周期: 吸附 ⏩ 侵入 ⏩ 脱壳 ⏩ 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核酸 & 蛋白质) ⏩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抗病毒药物的功效: 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 干扰病毒吸附 阻止病毒穿入细胞 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抑制病毒释放 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 与抗生素的差别? 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发展 抗生素:消灭细菌 与杀病毒剂(viricide)的差别? 抗病毒药物:抑制体内的病毒 杀病毒剂:消灭体外的病毒 以下内容皆从 余亚茹, 鲁鹏飞, 王红霞, & 黄宝康. (2020, May 1).  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概述 . 药学实践杂志. http://yxsj.smmu.edu.cn/cn/article/doi/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3098. 所整理出来的 9个具有抗病毒的中药 1. 金银花 Honeysuckle Flower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有效成分: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挥发油类 绿原酸 、咖啡酸、槲皮素、木樨草苷: 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 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性心肌炎、疱疹病毒及腺病毒 绿原酸、咖啡酸 :与流感病毒被膜上的神经氨酸酶结合, 抑制流感病毒的早期复制 金银花多糖: 减轻肺病变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力 其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1 株滴鼻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减轻肺病变程度,抗病毒 植物miRNA-miR2911 新型的抗流感病毒成分 结构稳定、耐煎煮,在体内肺部富集 直接靶向H1N1、H5N1 和H7N9 甲型流感病毒 抑制H1N1 编码的PB2 和NS1 蛋白的表达 → 抑制病毒复制   miR2911: 抑制H5N1 和H7N9 甲型流感病毒 (在体内、体外均可) 2. 麻黄 Herbs Ephedrae 功效:发汗解表 适用:风寒感冒,胸闷喘咳 有效成分:生物碱类成分 甲基麻黄碱、L-麻黄碱 & D-伪麻黄碱 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 体外增殖 麻黄碱:抑制H1N1 型流感病毒对 犬肾细胞 的感染,并呈浓度依赖性。 3. 黄岑 Baikal Sk

【Pharmacology】CHP 1 General Principles

CHP 1 General Principles DIRECTIONS: Each item below contains a question or incomplete statement followed by suggested responses. Select the one best response to each question. 1. Of the many types of data plots that are used to help explain the pharmacodynamics of drugs, which plot is very useful for determining the total number of receptors and the affinity of a drug for those receptors in a tissue or membrane?      a. Graded dose-response curve      b. Quantal dose-response curve      c. Scatchard plot      d. Double-reciprocal plot      e. Michaelis-Menten plot ANS: C Note:  Based on the concept that, for most situations, the association of a drug with its receptor is reversible, the following reaction applies: where D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drug, R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receptors, DR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drug bound to its receptors, and KD (equal to k2/k1) is the 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 The affinity of a drug for its receptor is estimated from the dissociatio

【Acupoints】治疗消渴病 / 糖尿病的穴位

治疗糖尿病的穴位 关于糖尿病: 【TCM】糖尿病 / 消渴症 Diabetes mellitus 【Pharmacology】Drug for diabetes i. 体针 上消(肺热津伤) 肺俞、 脾俞 、 胰俞 、尺泽、 曲池 、廉泉、承浆、 足三里 、 三阴交 *烦渴、口干 +金津、玉液 中消(胃热炽盛) 脾俞 、胃俞、 胰俞 、 足三里 、 三阴交 、内庭、 中脘 、阴陵泉、 曲池 、 合谷 *大便秘结 + 天枢 、支沟 下消(肾阴亏虚) 肾俞 、 关元 、 三阴交 、 太溪 *视物模糊 +太冲、光明 阴阳两虚 气海 、 关元 、 肾俞 、命门、 三阴交 、 太溪 、复溜 ii. 按摩 肥胖或超重患者:腹部按摩 中脘 、水分、 气海 、 关元 、 天枢 、水道等 点穴减肥: 合谷 、内关、 足三里 、 三阴交 按顺序: 1. 肺俞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属膀胱经。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糖尿病应用】上消(肺热津伤) 2. 脾俞 【位置】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膀胱经。 【主治】 消化系统疾病,例如腹胀,腹痛,胃痛,呕吐,泄泻,黄疸,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下垂,神经性呕吐,肝炎,细菌性痢疾。 肾炎,贫血,糖尿病,水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血证,例如吐血,便血,尿血,慢性出血性疾患。 【糖尿病应用】上消(肺热津伤)、中消(胃热炽盛) 3. 胰俞 【位置】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下穴与肝俞穴 【主治】胃脘痛,呃逆,口苦咽干,大便不调,多饮多尿,盗汗遗精,痛痛厌食,酸楚楚 【糖尿病应用】上消(肺热津伤)、中消(胃热炽盛) 4. 尺泽 【位置】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主治】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部烦满,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 【糖尿病应用】上消(肺热津伤) 5. 曲池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 【糖尿病应用】上消(肺热津伤) 6. 廉泉 【位置】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十六章 祛湿剂

【方剂学练习题】 各论:第十六章 祛湿剂 答案 选择题 名词解释 147. 凡以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为袪湿剂。   填空题 是非改错题 简答题 230. 湿与水异名而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邪为患,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与内湿又常相兼为病。大抵湿邪在外在上者,可微汗疏解以散之;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而化之,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水湿壅盛,形气俱实者,又可攻下以逐之;湿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湿浊下注,淋浊带下者,则宜分清化浊以治之。故本章方剂分为化湿和胃剂、清热祛湿剂、利水渗湿剂、温化寒湿剂、祛湿化浊剂、祛风胜湿剂六类。其中,外湿之证,治以汗法为主者,已于解表剂中论述;水湿壅盛,治以攻逐水饮者,已于泻下剂中论述。   231. 在水液代谢中,除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外,也与三焦膀胱相关。三焦气阻则决渎无权,膀胱不利则小便不通,是以畅三焦之机,化膀胱之气,均可使水湿有其去路。   232. 平胃散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233. 平胃散 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以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而厚为辨证要点。本方中药物辛苦温燥,易耗气伤津,故阴津不足或脾胃虚弱者及孕妇不宜使用。   234. 藿香正气散以藿香为君,其用量最重,而且藿香辛温芳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辟秽和中,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重用为君。   235. 藿香正气散 组方特点为 表里同治而以除湿治里为主,脾胃同调而以升清降浊为要。方中藿香辛温芳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辟秽和中,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重用为君。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助运,除湿和中以止泻,助藿香内化湿浊以止吐泻,同为臣药。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加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用为使药。诸药相合,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寒热、吐泻、腹痛诸症可除。感受山岚瘴气以及水土不服,症见寒甚热微、

【TCM】高跟鞋女性如何养生

高跟鞋女性如何养生 内容: 为什么职业女性都要穿上高跟鞋? 优美的代价。。。 如何保养及足部按摩? 参考文献 为什么职业女性都要穿上高跟鞋? 1. 更有女性气质 有研究表明,当女性穿高跟鞋时,步伐会更小更快,走路时膝盖和髋部的弯曲程度都较小,而胯骨的旋转和倾斜程度增大。”也就说明,女性穿高跟鞋时走路更女性化,因此可以让她们看上去更有女性气质。 2. 更有活力 穿上高跟鞋除了能使人视觉上高一些,也能使人背部自然的呈弧形,产生一个挺胸抬头的作用。如今使女性看起来更优雅及有活力。 中医方面也对此有所解释。穿高跟鞋时,脚尖点地支撑身躯的重量,在脚尖中又以足大趾为主要着力点,而足大趾是足厥阴肝经的起点,足厥阴肝经的作用是调动肾中所藏之精气上达于心,并外输于四肢百骸,使人体处于一种生机勃发的状态。因此,穿上高跟鞋的女性就处于让肝经兴奋、精气外泄的状态,使人看起来有生气、有活力。 优美的代价。。。 1. 容易诱发趾外翻、趾囊炎、锤状趾、趾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患 因为现代职业女性工作压力大、工时长,长时间穿高跟鞋,导致身体重心前移,全身 60% 的重量需要前脚掌支撑,使足尖负重增大。 如果穿上前部是尖的高跟鞋,女性得将类似于方形的足前部挤进锥形的窄小的鞋尖内,则更使双足备受折磨。如此,女性将容易有足部的疾病,如诱发趾外翻、趾囊炎、锤状趾、趾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患。 2. 腰痛 如同前面所述,穿上高跟鞋,能使人背部呈现弧形。但穿久,则导致过度的腰部后伸,背肌收缩绷紧,腰椎小关节和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造成关节囊和腰背肌就会发生劳损,引起腰痛。 3. 月经不调 因足厥阴肝经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肝火上逆、肾中精气外泄过度,阴虚而火旺。 《灵枢·经脉第十》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 过阴器,抵小腹 ,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包含二阴、小腹。因此,肝火旺盛会导致月经不调,如月经提前、延后或过少等病变。 4. 乳房胀痛,乳腺增生 职业女性压力大,情志不遂时,则导致足厥阴肝经气“上贯膈,布胁肋”之时,造成肝气不舒,郁结而成乳房胀痛,乳腺增生。 5. 口干咽痒 肾